引言
年“中国茶”申遗成功,热播剧《梦华录》带火“宋代点茶”,冬季“围炉煮茶”频上热搜......中国茶文化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出圈,成为年来的流量利器,而趁着这股势头,与“茶”相关的网红业态也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以“茶”文化为核心,通过实际案例,带您一同探讨“茶+”文旅的多种模式。
茶+城市品牌
一些以“茶”为特色品牌的城市,通过文化挖掘、产业延伸、营销运营等方式,向消费者强化其茶品牌。
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文章,武夷山市充分打造茶城市品牌形象,从武夷岩茶的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半天腰等茶文化茶产业体系;到年开始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再到年度举办茶膳、茶食品研发创意大赛,开发武夷茶宴等新产品,加快茶主题酒店、民宿建设,推出喊山祭茶、武夷问茶等5条精品茶文化旅游线路,打造提升燕子窠生态茶园、武夷茶博物馆等景点,规划建设茶旅小镇等,武夷山市不断探索“茶”城市品牌,围绕“三茶”统筹发展要求,注重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一二三产融合,全面落实发展措施。
茶+网红业态
游客需求的变化会促进旅游休闲新业态的产生,文旅目的地需要从游客的需求视角不断提质升级及新业态新场景的开发,让场景融入风景,让游客能在文旅目的地真正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及地方特色文化。有数据显示,在抖音,“围炉煮茶”话题播放量超过30亿次;小红书上,相关话题被将近万人次浏览。“围炉煮茶”、“宋代点茶”等体验项目的爆火,也给不少有茶文化积淀的目的地带来了新的启发,多地紧跟热度,结合当地茶文化特色,推出各类网红新业态新场景,不仅传承并弘扬了传统茶文化,也丰富了目的地的体验性业态,为目的地带来人气。
年春节期间,世界乡村旅游小镇隐青·上·河居推出的“围炉煮茶”被多次订购
江西吉安吉州窑将茶、瓷合一推出“吉州点茶”非遗项目,还原了以千年特有的黑釉木叶纹、独特的连体点茶盏为主要装饰风格的点茶道表演茶具,荣获9项专利,38项版权。研制了符合古法的罗宵山脉点茶茶粉,传承了古典点茶道表演、《茶瓷之灵》点茶舞蹈、沉浸式点茶、斗茶体验等全套完整的点茶文化传播体系。年11月30日央视新闻播报和12月14日新闻直播视频,相继报道了江西吉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吉州点茶”。高岭·中国村也充分利用浮梁茶海自然、文化资源,进行茶文化场景空间营造,打造了茶园观赏、茶文化博览、茶艺体验、茶饮休闲、茶商贸易、大唐茶市演艺等集观光游憩、娱乐体验、休闲购物等多元素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的文旅空间,盘活茶文旅经济。
茶+研学旅行
近年来,研学旅行处于快速发展期,文化回归、终身学习成为一种趋势。茶文化通过课程开发、运营机制创新等开发高品质研学旅行产品,承担起新时代教育、旅游活动的重任。
新东方结合热点茶文化,在云南、南京等地相继推出《小小茶农全沉浸式茶文化体验营》和《春日茶园会4月采茶研学营》等研学项目。其中,云南的体验营项目结合茶马古道打造沉浸式茶文化研学,包括采茶、古法制茶、品茶、历史知识、叶脉书签等主题课程活动;南京的研学营项目通过寻山记、寻茶记、寻雅记、寻香记、寻鲜记,让小朋友们体会到自然山林、森林茶园、点茶、斗茶、茶百画的乐趣,制作手工皂,寻觅春日野菜······将“茶”融入研学旅行全过程中。
图片来源于云南新东方研学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