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良好的森林景观资源,努力实现“不砍树也致富”,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类型的林下经营之路,取得显著成效。武平县、连城县、长汀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年,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98万亩,实现产值13亿,居全省第二。
一、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一是规划先行。年完成了市级“十三五”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提出打造林下经济“”工程:大力实施花卉苗木、香精香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和森林旅游等五大工程。截止9月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万亩,建设示范基地13个,实现产值亿元。二是示范引领。积极引进扶持一批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场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主体,鼓励各方以林地、资金、技术、产品订单等形式入股,通过*策推动、示范带动,年,全市林下经济参与林农户数16.1万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个。三是品牌打造。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积极培育特色产品,不断壮大林下经济规模,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林下经济产品品牌,永定巴戟天、连城铁皮石斛、武平金线莲、武平紫灵芝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称号。
二、模式灵活,全面发展。一是林药模式。武平灵芝、长汀茯苓、连城铁皮石斛、永定巴戟天、新罗*花远志、上杭金花茶、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厚朴规模都达亩以上,特别是武平灵芝达到13多亩。连城铁皮石斛、武平紫灵芝被认定为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二是林菌模式。近年来,香菇、红菇、灵芝、木耳、竹荪等菌类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模式和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年以来,福建市实行严格的天然林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红菇产量逐年增加。武平捷文村天然林多,盛产红菇,今年仅红菇一项全村增加收入多万元,个别农户收入可达四万元。三是林蜂模式。全市现有养蜂户8多户,养殖蜜蜂0多万群,产值达亿元以上。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年成立以来,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采用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采收“四统一”的经营思路。目前已发展社员达00人,扶持贫困户多户,已建设成为一家集科研开发、养殖加工、生产销售、助力脱贫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示范社。四是林旅模式。充分发挥龙岩特色森林景观资源、食药资源、红色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打造了中国虎园、七彩蓝田5星级森林人家旅游地,梅花山、武平县已列入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首批建设名单。截止9月底,森林旅游共接待游客.03万人次、直接收入7.4亿元、社会总产值33.7亿元。
三、*策扶持,培育典型。年以来,共争取各级资金1.4亿元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建设示范基地个。一是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累计投入资金1.15亿元(占8%)支持武平县、连城县、长汀县集中连片相对贫困地区建设示范基地和种苗繁育,在技术培训、科技下乡和电商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二是重点打造林改策源地。认真贯彻落实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捷文村群众来信重要指示,立足生态优势,坚持兴林富民,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发展“一菌两花三药四色”产业,培育壮大灵芝产业,种植亩、年产40吨,年产值万元,示范带动武平全县发展灵芝13多亩,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抓手。三是重点扶持脱贫项目。年1月,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长汀调研指导和在福建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长汀县四都镇同仁村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通过林下种植兰花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争取“月亮带星星”的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目前,种植“长汀素”兰花达到30余万盆,价值达1余万元,带动11个社员和5户贫困户走上兰花致富路。
小编推荐
国家下达四川省00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江西省返还各地森林植被恢复费6.69亿元
脱贫攻坚:戈壁荒地“摇身一变” 林果旅游初具规模
藏东脱贫影像:绿了大地 富了百姓
特别声明:本文系转载,仅用于传播林业扶贫攻坚信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林业精准扶贫
林业精准扶贫*策宣传、信息推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