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在第2届中国微生态医疗创新论坛、年第五届中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研究员在学术报告中,都介绍了广东微生物所近年来在食药用菌功能活性成分开发以及功效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认为,灵芝、灰树花等食药用菌是天然活性药物宝藏,其活性多糖表现出抗癌、降血糖潜力。吴清平介绍,在灵芝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中发现,从活性组分分离得到系列化合物,其中一种依据质谱和核磁数据,鉴定为过氧麦角甾醇,它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并呈现时间和浓度的依赖。
吴清平介绍,食药用菌降血糖机理研究发现,比较多种食药用菌粗多糖对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作用,灵芝、灰树花粗多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明显。灵芝多糖通过激活AMPK,减少与肝葡萄糖产生相关的酶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降低血糖。此外,食药用菌降血脂研究结果显示,姬松茸、双孢蘑菇、平菇、云浮菇、香菇、杏鲍菇和灰树花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
吴清平院士指出,“健康中国”为国家战略,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保健品的销售目标是两万亿。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以灵芝为主要原料的保健产品已超过个,以灵芝为原料的药品有多个,灵芝产品的销售额已超过亿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下,灵芝、灰树花等更多的食药用菌活性成分将会造福人类健康。
来源:食经、粤微等
吴清平院士谈灵芝粗多糖降血糖的作用机理
在第2届中国微生态医疗创新论坛上,吴院士介绍,科学家用胰岛素敏感指数来作为胰岛素抵抗的指标,比较6种药用菌(灵芝、紫芝、树舌灵芝、云芝、松针层孔菌、桑*)和5种食用菌(灰树花、姬松茸、蛹虫草、黑木耳、香菇)粗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作用。数据显示,灵芝、灰树花粗多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显著,其中灰树花粗多糖是11种食药用菌粗多糖中降血糖作用最为显著的。
那么,灵芝粗多糖降血糖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吴清平院士介绍,面对多糖活性统一评价的缺乏、作用机理和多糖结构不明确等研究背景,科学家通过对灵芝子实体多糖进行经典药理学、化学物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等途径探索降血糖机理研究路线。
吴清平院士介绍灵芝多糖F31降血糖机理
吴清平院士介绍,科学家在对灵芝粗多糖GLPs进行组分分析后,对2型糖尿病小鼠进行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降血糖实验。实验数据显示,灵芝多糖F31通过激活AMPK(蛋白激酶),减少与肝葡萄糖产生相关的酶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进而降低血糖。
此外,灵芝多糖F31还通过增加脂肪葡萄糖转运子4的表达,降低脂肪抵抗素的表达,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通过抑制成脂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附睾脂体比,改善胰岛素的抵抗。
基于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灵芝多糖F31的降血糖方面,吴清平院士表示,灵芝多糖F31能增加糖酵解,降低糖异生途径中关键性酶的表达;此外,葡萄糖激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同步升高、PPARs的信号途径调节(改善脂肪代谢)、microRNAs对F31降血糖有关。
来源:粤微灵芝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或删除。
『植根龙江沃土,耕耘健康中国』
『打造良心品质,共享美好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