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灵芝纵横谈3灵芝个体化用药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原标题:从患者的实践经验,看灵芝个体化用药的价值

在《灵芝医药研究之我见》(《健康灵芝》年,第42期;本书第2章)中,笔者曾强调灵芝的临床研究应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应按“良好临床规范(GoodCliicalPrace,GCP)”进行设计,即双盲法用安慰剂(或药政主管部门批准生产的有效阳性药)做对照试验。这对于证明灵芝对某种疾病有效是无可非议的。

在我主编的《灵芝的现代研究》第3版()一书中,基本上也是按这样的标准评价灵芝的临床疗效(注:该书的第4版于年出版)。虽然我对一些民间应用灵芝有效的个案数据并不完全否定,但总认为不能排除偶然性,因而不够重视。

《灵芝的现代研究》第4版

如何正确看待民间使用灵芝的个体经验

近年来,有机会在会议或科普活动中接触到大量服用灵芝的患者,听到许多患者讲述应用灵芝防治疾病的体会与经验,例如:灵芝减轻或防止接受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减少和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等;灵芝增强降血压药的降压作用,减少降血压药的用量,甚至有些高血压病患者停用降血压药,单用灵芝依然能控制血压;还有个案将灵芝与降血糖药物合用,不仅增强降血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作用,还改善患者的症状,甚至有些病例在减少或停用降血糖药物后,单用灵芝仍能保持降血糖疗效。

此外,灵芝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也有显著的保肝和改善症状疗效。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长期从事核能技术工作的专家,患有白细胞减少症,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灵芝治疗,并坚持数年,目前其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更多的灵芝服用者则提到,灵芝能显著改善睡眠、增强体力、防止流行性感冒等。

与此相似,《健康灵芝》也刊载过许多类似病例在服用灵芝后病情得以改善的文章,特别是《健康灵芝》第36期(年)《一个机会,无限希望》这篇报道,内容是通过来自用药者的问卷调查,发现灵芝辅助癌症治疗有六成以上的疗效,表现为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升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缩小肿瘤、延长生命等,这竟与一些有对照的灵芝临床试验结果相近,令人惊叹。这些由患者自述的灵芝疗效,不禁使我重新思考,如何更妥当地总结、评价应用灵芝的疗效和经验。

《神农本草经》对灵芝的评价,也是基于“个人”实践经验的累积

前面提及的符合GCP标准的临床试验,其特点是科学设计有对照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服用灵芝的患者,在疗效上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患者有所区别;往往显著优于服用安慰剂者被判定为有效(以有效阳性对照药为对照时,灵芝的疗效应与阳性对照药相似或优于它)。在GCP临床试验中,诊断和疗效标准、用药剂量和疗程均是固定不变的,因而易于比较并做出评价,其有效性被认为是科学的,可重复性高。

而上述许多服用灵芝有效的病例,多是在常规治疗不理想的情况下,本着姑且一试的想法而服用灵芝。服用剂量和疗程长短由患者根据病情、疗效、有无不良反应而自行调整,至于疗效医院复诊后得出。有患者对疗效深信不疑,而研究者却表示怀疑,认为不科学,偶然性很大。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这些个案的疗效和经验呢?这还要从《神农本草经》对灵芝性味功效的论述说起。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古人是靠“神农尝百草”的方式,即从个人的用药实践中累积经验,进而总结出灵芝能补心、肝、肺、脾、肾的“五脏之气”,得出“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等精辟论述,一直沿用至今。既然古人可以从用药经验中升华出理论,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我医院明确诊断和客观疗效标准的有效病例中汲取经验,进一步合理应用灵芝并总结其疗效呢?

“个体化用药”能提高灵芝的预防与治病效果,如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将更为科学

中医诊治疾病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因人而异,这就是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前面讲到的大量病例,几乎都是根据自己的病情个体化用药,每个人都在使用灵芝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有效剂量和疗程,并随时调整用法,从而获得最佳疗效。

在按GCP标准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为了便于比较和统计,按事先设计好的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不能根据病情和疗效的变化进行调整。所以试验中的有效病例都限定在同一条件下才有效,而一些被宣布为无效的病例,有可能在调整剂量或疗程后转为有效,却因临床试验设计的缘故而失去机会。由此看来,为提高灵芝的预防与治病效果,采用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十分重要。如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灵芝的个体化用药,将更为科学。

如今应用灵芝来防治疾病者日益增加,我们应重视总结灵芝的疗效,这不仅包括按GCP标准进行的临床试验,也应搜集、总结民间应用灵芝治疗疾病的疗效和经验。此项工作应由灵芝生产经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如此不但能进一步推广灵芝的合理应用,而且还能回过头来进一步促进灵芝的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

作者在科普报告后,为灵芝粉丝签名留念

原载:《健康灵芝》年,第47期2~3页

资料来源:《灵芝纵横谈》

作者在科普报告后,为灵芝粉丝签名留念

作者:林志彬(IinzhiBin)

祖籍福建闽侯,原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药理学系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抗炎症药、免疫调节药、内分泌药和抗肿瘤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专注灵芝药理研究40余年,是国内外著名的灵芝研究学者。

先后任《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主编,《ActaPharmacologleasinica》、《中国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执业药师杂志》副主编,《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师》、《食用菌学报》、《生理科学进展》、(Italy)编委,《BiomoleculesTheraEleutics》(Korea)、《ActaPharmacgicaSinica》顾问编委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